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档两部抗美援朝电影,及格了

潮思 新潮沉思录 2022-03-29

文 | 新华门的卡夫卡



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民俗和时尚。作为一个赛博人,为了紧跟时代,笔者在这几天也见缝插针的观看了午夜场的《狙击手》和《水门桥》。恰有一些所得,述之以报读者们。


首先从整体定位来说,在笔者看来,《狙击手》是一部较为典型的90分钟故事片,是一种新中国传统电影叙事现今的再现,有张艺谋本人鲜明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而《长津湖之水门桥》则是我国新时代商业大片的典型,其精神内核迄《战狼2》系列一脉相承。可以说,主旋律的电影也越来越好看了,作品性和艺术性能做到很好的融合,实属不易。下面,笔者将分别进行阐述。



新时代的老片子—短评《狙击手》


从《金刚川》到《长津湖》,再到今年春节档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和《狙击手》,抗美援朝这个题材已经被彻底激活了。那么湖珠玉在前,制片方就可以更多的将精力投入到电影方面来,而不是阐述过多的前置性背景叙事。电影《长津湖》中结构和剧情有问题,本身也有宏观背景叙事和具体剧情人物的叙事没有处理好的缘故。电影《狙击手》就精选了“冷枪冷炮运动”时期作为时代背景,叙述了一个尘封在长河中的故事。



从背景选题、拍摄技巧、光影美学和镜头语言等方面来看,《狙击手》遵循三一律的剧情内容,简明清楚,结构干脆利落,节奏紧凑、紧张,篇幅合理,比起诸多商业大片的“全程高能、全城煽情、无尿点”,笔者其实更喜欢这种电影。(所谓的三一律,是指一天时间、一个场景、一条线索故事)


整部电影充分体现了一个十分鲜明的特色,也是国师本人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美学的领悟,就是克制。无论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一或者是光与影上面都十分典型的体现着留白和克制这种中国传统美学文化。没有过度纠缠于时空背景和政治文化,没有过度纠缠于一些题外的细节,而是场景内细节出发讲好了一个“冷枪五班”的故事。张译饰演的连长只在开头和结尾出现,大舞台是留给章宇所饰演的刘文武班长和张永胜所饰演的大永,以及狡诈的对手John。


朝鲜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以后,我军不能大踏步的向前进,美军也同样无法将我军的阵地推倒。这个时候双方都迫切的希望能够打开僵局,或者至少在谈判桌上为己方争得更好的条件。这就是冷枪冷炮运动开展历史背景。而在冷枪冷炮运动中产生了诸多的英雄,其中之一就是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消灭214个敌人的我军特等功臣、狙击英雄张桃芳。


但电影并不是张桃芳个人事迹改编,而是一个编剧下全新的故事。巧妙的情节设计环环相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串联多个剧情的主线线索——当地孩子,是很少见的一个角色。将真实的朝鲜战场背景演活了。而任务目标,也就是侦察员亮亮所扮演的尸体(后来证实不是尸体),也同样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惧强敌、热爱人民、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冲突中的线索人物,小孩和亮亮都和剧情推进紧密相关。而在两位狙击手之间传承的饭勺就是战友情谊和革命军人集体精神的象征载体,是革命精神、革命军队的军魂承载。情节设置上的这种呼应也很好地点了题,体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属于集体,集体来字个人。可以说,无论是冲突人物,还是饭勺、望远镜,都体现出了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据说,电影中的雪是真雪,电影拍摄地点在吉林省白山市,专门等到了积雪多日的场景。我想只有真正还原战场的冰冷,才能多多少少的让演员体会到一部分真实战场的残酷,从而在表演中更好的入戏,也就更好的带入情绪、带动观众。战争的残酷表现在上一秒还跟你交谈的战友,下一秒就牺牲了,你甚至没有时间悲伤,刘班长反复强调“给老子憋回去”,大抵就是这样。其实,这就是战争片所应该表现的“人文精神”,如何面对战争中的牺牲,如何看待牺牲。


《狙击手》这部电影试图带给观众的,就是这样的细节和肌理,带领我们在和平年代通过电影穿越到抗美援朝的战场中,认识冷枪五班的每一名战士,认识冷枪五班。战争是双方进行殊死搏杀的宏观行为,但这样的宏观叙事又是由一个一个的具体的人来构成的。我们既要铭记七十多年前那场伟大的胜利也应该更好的去铭记。为了胜利所牺牲的每一个个体。缅怀先烈。才能更好的向前。


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国产电影仍然在情节设置上有一定的硬伤。比如说大永在最后截住敌人John绑架小孩儿,这个情节实际上不大经得住推敲。只能说要解释倒也勉强可以硬解释。另外,全片通过以写实来叙事,以叙事来抒情的方式回避了张艺谋本人不擅长表达情感、升华主题的短板,但在强烈的家国情怀、历史担当和光辉伟业的背景下,没能好好抒情可是一个很大的不足了。当然,不会抒情就不抒情吧,毕竟胡乱煽情可以说是我国电影多年来的老毛病。


从笔者自己来看电影最初的名字《最冷的枪》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切合主题的名字。无论是冷枪冷炮运动本身,还是狙击手(sniper)这个词汇,出现在我军军史上的真实时间,最冷的枪都比狙击手要更加切合主题。改成狙击手这个名字,或许只是为了更加通俗一些,更好地赢得票房,但票房确实不太理想。



多说一句,看完《狙击手》,笔者想起来了2005年孔笙导演的国产电影《狩猎者》。



主旋律叙事的大片《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对上衔接去年国庆档的《长津湖》,是突然挪移到春节档的。如果说《狙击手》的风格偏向于张艺谋本人多年一贯的文艺电影风格,那么《水门桥》就是完完全全的商业电影了。


《水门桥》的背景是我军在成功完成长津湖作战后,面对美军陆战一师试图从兴南港撤退的背景下,为阻断美军陆战一师的后撤,所采取的战术行动。影片大致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攻克机场、迫使陆战一师只能走海路撤退;第二部分是针对陆战一师的必经之地水门桥的炸桥,这部分类似于特种作战;第三部分则是被美军修复后,七连和九连为再次炸桥牺牲殆尽,只剩下了伍万里;最后部分则是收尾。



水门桥这部片子,第一部分是宏大场景的展现,第二部分则展现了特种作战的能耐,第三部分更侧重于表现人民志愿军的牺牲精神,而第四部分则是将情节进行处理,情绪推向高潮,主题在这里进行升华。


应该说有第一部珠玉在前,第二部在光影表现、拍摄手法等方面表现上佳,短板不多。通过大场景的战役战术展示和作战,通过局部战斗场景的串联,通过高光人物的牺牲铺垫情感,最终达至全片高潮。主线线索也很清晰,但限于导演的个人素养,全片更像一部动作电影。笔者个人认为不如《狙击手》的成分,在于《狙击手》很好的塑造了人物群像,而《水门桥》只有两位主角——伍家两兄弟,其他的人都是较为次要的,甚至可以说相对于前作来说是虚假的人物群像。如神枪手平河、指导员梅生、排长余从戎,其高光时刻都是牺牲时刻,而另一个排长(抱歉实在想不起来叫啥了)甚至连牺牲的高光都欠奉,他的牺牲在叙事里的意义是表现美军杀回来了。



而另一部分,则是对敌人的描绘。笔者有一位朋友认为,《水门桥》中所展现了美军不是美军。而是电影人本身对美军理解的一种具象化。的确,美军也富有牺牲精神,但这并不代表守卫水门桥的美军就真的有作战意志可以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说实话这在我军也只是属于精锐部队特权。更不要说长津湖吃了败仗士气低落,垂头丧气的美军了。


同时无论是前作,还是本作,都试图借助敌人之口,也就是从美军嘴里说出对志愿军崇敬和对中国人民的肯定,说实话,这种套路如果放在十年前,可能还比较合适,放在如今就如同狗尾续貂,显得不伦不类。另外,过度插入杜鲁门关于核武器是否使用的决策,没有太大的必要性,也影响了叙事的纯粹。


其一,是美军没有使用核武器是多方因素造成的,而并非是电影所叙事的那样,出于联合国的因素,具体原因笔者不赘述,读者朋友可以自己查;其二,对水门桥这个单一战场来说,核武器也用不上,横不能美军自己拿原子弹把水门桥炸了吧。实际上在笔者看来,水门桥综合军史情况来看,我军当初并没有意识到水门桥的决定性作用,电影所表现出的决定性作用是以结果倒推出来的,是结果论的表现,是一种“历史的辉格解释”。


另外,张涵予所饰演的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有点用力过猛。如果说在火车站报数、点名、登车的场景同时叠加了“七连恢复建制、颁授锦旗”还是电影本身叙事节奏的需要,那么宋司令员直接指挥第七穿插连担负炸断水门桥的任务,就是“微操大师本师”了,即便不谈水门桥的重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辉格解释”,指挥4个军12个师的兵团司令亲自点将一个连,这种叙事逻辑和  蒋公 也差不多了。


另外,电影最后挥舞红旗、彰显胜利的场景过度表现,直接复制粘贴的前作的结尾,毫无必要。这似乎是想煽情?好像又煽不起来,那算是什么,是给个交代的结尾?不太明白。毕竟本作是局部战场,这部分应该更多的纪念英雄铭记牺牲。笔者觉得如《狙击手》和《长津湖》、《水门桥》这样的片子并非“爽片”,不应该是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的娱乐,炮火连天的大场面其实只是战争电影的表象,是背景。每条生命都是珍贵的,每一次牺牲都令人悲伤。看到战至最后一人,在被他们的牺牲精神震撼的同时,也让人厌恶战争,战争是反人类的。战争片应该教人珍惜和平。



因此,《水门桥》一片,笔者称之为主旋律题材的商业大片。既表达了主旋律的要求,缅怀先烈、牢记历史,通过表现战场残酷和牺牲精神来纪念烈士、珍爱和平的精神,如“七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等场景,如伍万里在路上想起了哥哥等;也同时体现着商业片的内核,如志愿军在白天以密集队形冲击下碣隅里的陆战一师防线,梅生开着缴获的M3半履带车载着炸药从山上直冲美军阵地等等,毒点还不少。这就是商业大片的“大卡司”需要。这是一种时代的产物。


当然了,这比起之前的《金刚川》之流已经好了太多太多,可以说《长津湖》系列解决了当下主旋律大片的有无问题。在这之后,电影界恐怕需要认真的学习主旋律,一方面努力挖掘新中国建设成就,制作出属于当代中国的、可以与《拯救大兵瑞恩》等美式主旋律在质量和影响力上对标的传奇佳作;另一方面深刻体察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真实的将文艺作品作为社会存在的反应,而非体制抑或资本的简单应声虫。


朝鲜战争我军牺牲了十八万人,这其中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他们应该被历史所铭记,电影对个体的尊重就是对英雄的纪念,可以说是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每一个无名英雄著书立传。抗美援朝是我们所不能忘却的一场战争,当下的社会语境似乎已经重新发现了抗美援朝精神,但实际上全社会真正想起来抗美援朝精神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


我们不是教育仇恨,而是纪念先烈、缅怀牺牲。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观众感同身受。这需要去挖掘细节,表现细节,放大细节,放大到可以看清楚冰天雪地里每一个志愿军战士的脸。他们的青春、热血、激情,他们无惧生死、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不应该被忘记。前作《长津湖》上映后曾带动起集体蒸个土豆然后冷冻了尝一尝怀念先烈,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